刚满月婴儿一天拉肚子十多次,查出肛周脓肿

近段时间,刚满月的豆豆突然开始拉肚子,一天十多次,而小屁屁因为反复擦洗,也变得红红的。

妈妈发现豆豆排便时候总是哭,小屁屁也红的更厉害了,一摸还有一块脓包,急的豆豆妈赶医院。

经新生儿外科主任王献良检查,发现孩子肛周有一大小约3厘米x3.2厘米红色脓肿,豆豆被确诊得了肛周脓肿。鉴于孩子太小,所以需要住院治疗。

什么是肛周脓肿呢?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引。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地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

婴儿肛周脓肿形成的原因

1.婴儿的肛门和直肠部分的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的感染,被称为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大多发生在男婴身上。因为男婴在3个月之前的睾酮水平是很高的。肛周脓肿在1-2月是一个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婴儿发生肛周脓肿是和婴儿的性激素水平高低有关系的。

2.婴儿的皮肤细嫩,还会因为多种原因造成腹泻或者便秘的情况,这些病症对婴儿的肛周的损伤是很大的。特别是婴儿腹泻时,细菌性的腹泻会导致细菌侵入肠道,侵入肛周的组织,造成肛周的感染,出现肛周脓肿的现象。

3.肛周脓肿是由肛腺有数量导致的。肛腺能分泌粘液,在大便时能润滑直肠。肛腺受雌激素的影响,婴儿在母体内的雌激素增高,肛腺数量增多,婴儿的大便次数多,并且以稀便为主。少量的稀便进入腺体,引起感染继而发生炎症形成脓肿。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王献良为患儿快速切开脓肿并作充分引流,而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面小,且术后愈合较快。

王献良介绍,如果宝宝在排便时哭闹不休,换尿布洗屁屁时更加抗拒,如果发现孩子肛门周围皮肤有发红、肿胀,用手触摸有小硬疙瘩,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警惕了,医院就诊,因为很有可能得了肛周脓肿。如果不及时就诊,可能引起较重的感染,如败血症,或者破溃形成肛瘘,迁延不愈,给宝宝和家长都带来痛苦。

如何预防肛周脓肿呢?

宝宝一旦出现肛门直肠周围感染等症状后,家长应医院的相应科室检查诊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可听从医生意见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全身及局部的治疗,这样能防止炎症蔓延、扩散。

切勿轻视病情或相信偏方,反而错过治疗良机,给孩子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做好肛周脓肿的预防工作:

1、督促宝宝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以多带宝宝到室外跑动,这样能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预防感染。2、保持宝宝肛门清洁,尿不湿不可太久不换,便后要清洁好宝宝肛门,这样对预防感染有积极作用。3、积极防治其他肛门疾病,如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以避免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生。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以肛周脓肿为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如溃疡性大肠炎、肠结核等。4、避免让宝宝坐在潮湿的地上,或让宝宝臀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免肛门部受凉受湿,引起感染。5、积极防治小儿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与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它能避免和减少肛门直肠区的粘膜和上皮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可降低脓肿与肛瘘的发病率。一旦发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应早期医治,以防其蔓延、扩散。还要积极防治其他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裂、炎性痔、直肠炎等能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避免和减少肛周感染,脓肿和肛瘘的发生。只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工作,并积极治疗宝宝肛肠疾病,宝宝患肛周脓肿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白癜风白斑复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nzxc/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