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课堂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语文

「本文来源:中国网」中国网11月29日讯(黄梅兰)“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核心。每一堂课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指标。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研究,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近期,他们开展的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大赛,呈现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五年级韩龙涛老师执教写景散文《四季之美》。教学中,韩龙涛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以课后思考题为导向,让孩子们“读句子——找动态——想画面”,培养学生对文学品鉴的能力。课中穿插小练习,将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切切实实提升课堂效率。韩龙涛老师的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课堂准备“足”,她对孩子们的回答做了充分预设,使课堂呈现出收放自如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四年级的向晗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观察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探索爬山虎脚的秘密,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教学中妙趣横生的“读文绘图”“模仿表演”,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同时从不同角度赏析精彩语句,引导孩子们抓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细致、连续的观察方式,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堂有趣又实用的语文课。陈泓羽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通过让学生探寻葫芦掉落的原因,将葫芦、蚜虫、茎叶等要素串连起来,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叶子上的蚜虫要不要治?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论,体会文章寓意,明白其中道理。陈泓羽老师利用平板,将练习汇入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练习变得生动而形象。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热烈。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达成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训练高效的学习。刘筱老师执教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一课,从文言文朗读和理解字意的方法入手,引导孩子们读好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插图、组词语的方法理解字意,让孩子们一步一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巧妙地让孩子们区别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之处,了解文言文内容上和书写形式上的特点,并通过拓展新文言文的阅读,让孩子们用课堂上学过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陈铭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谜语诗《画》,通过“自己拼、同桌互考、开火车、让生字宝宝回家”等环节,让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活动。在本节课中,陈铭佳利用新学的“走之旁”,让小朋友了解用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学习更多的字,充分利用上课时间实现了“双减”。吴小靓老师以经典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讨,由读到写,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对重点语段进行说写的迁移训练。整节课教学思路明确,学法指导切实到位,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板书设计新颖。同学们在读写中想象,在读写中感悟,在读写中积累,真正做到“学、练、用”结合,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双减”背景下的赛课活动,教师们都有所思、有所获,更明确了“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的研究方向,研讨出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相信老师们会加倍努力,在“双减”政策下,真正做到教学“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减压不减爱”,让孩子们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nzyy/11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