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的《塞下曲》一共六首,描写了军队发令、夜巡、追击、庆功、出猎和扬名等一系列场景。其实该组诗的另一题名为《和张仆射塞下曲》,同时代能写诗的张姓仆射仅一人,即徐州节度使张建封,他应该就是卢纶的创作原型。张建封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是中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衰落,地方军阀大多与朝廷貌合神离。他起初担任过地方大员的幕僚,逐步展露才华,也曾入朝任职,但仕途几经起落。公元年,淮西叛将李希烈起兵后,奸臣卢杞不怀好意地任命张建封为寿州刺史。寿州与淮西一河之隔,当时李希烈兵锋锐盛,正常情况下他只有三种结局:投降、逃跑或战死。没想到的是,从未带过兵的张建封居然在寿州稳稳扎下根来,独撑江淮危局,地盘日益扩大,最终坐镇一方重镇徐州,并加官检校尚书右仆射(副宰相)。唐元和年间方镇分布徐州燕子楼,原在唐节度使府第内在徐州十余年期间,张建封治军有方,礼贤下士,威望崇高,天下名士闻风而来,其中就包括韩愈。当时马球运动非常盛行,韩愈这个文学青年却认为这是歪风邪气,两次上书张建封进行劝诫。张建封就写了一首《酬韩校书愈打球歌》,耐心地进行解释回复,强调这是一种军事体育训练项目。其实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同样是体能训练,天天5公里就很枯燥,足球和篮球则有趣得多。张建封还曾规定:幕僚上班当“晨入夜归”,如果有事有病要请假,韩愈又上书表示反对,坦言自己做不到,一是工作时间太长,二是中午没有午休。唐章怀太子李贤墓马球图韩愈上书劝诫张建封节制马球张建封答复韩愈关于马球事卢纶本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其祖、父辈仅任职下层官僚,家道衰落,又生逢安史之乱,屡试不第。只因诗坛盛名得到宰相王缙(就是王维的那个山东好兄弟)的推荐,出任监察御史,不久又因为王缙获罪受到牵连。大约公元年,卢纶跟随名将浑瑊出任河中元帅府判官,开始了十余载的军旅生涯,创作重点也转向粗犷雄放的边塞诗。卢纶关于陪同浑瑊出行的记录卢纶关于浑瑊部将娑勒擒虎的生动记载卢纶和张仆射的相遇大概发生在公元年。张建封入朝觐见,德宗十分高兴并待之以礼。因为得到舅舅韦渠牟的举荐,同一年卢纶被召回京,拜户部郎中。三月初三,德宗在曲江亭宴请百官,特令张建封与宰相同座而食,并亲自作诗送别。当朝重臣权德舆在《送张仆射朝觐毕归徐州序》中写道,“中朝贤士大夫皆举酒为寿,征诗为礼”。也许就是在这次宴会上,张建封展示了他创作的《塞下曲》,卢纶则予以唱和,写下了《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凭借多年的戎马生涯和文学功底,卢纶采用纯粹白描叙事的方式,毫无堆砌辞藻和谄媚造作,向这些身经百战、守护一方的将军们表示致敬。今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内曲江亭唐德宗亲自作诗送别张建封张建封喜好文墨,常与文人墨客唱和,曾结集诗文篇,惜佚失。由于卢纶和诗的原诗《塞下曲》也已经失传,所以张仆射是否就是张建封,仍有争议。如果不考虑能否写诗,同时代与卢纶有过交集的还有两位张姓仆射:张延赏和张献甫。有人考证提出,《和张仆射塞下曲》所叙述的情况与张建封有诸多不符。其实这一点不足为证,卢纶的创作不是为张仆射书写个人简历,而是以其为原型的艺术创作,例如李广射石的故事,以及用匈奴单于借指作战对象,显然都是前朝汉代的事情,不宜咬文嚼字。卢纶经历宦海沉浮,可能是故意模糊处理张建封个人信息,突出描写赞誉大唐将军群体英雄形象。何况同时代中,名望最高的张仆射非张建封莫属,现存标题含“张仆射”字样的数首诗词均明确指张建封。《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射石故事同朝官员权德舆赠诗张建封公元年,张建封病重,请求朝廷迅速派人接替自己,旋即病逝。在那个年代,地方节度使经常私自委任亲信部将或亲属子嗣接替职务,再向朝廷要个委任状,而皇帝往往都是忍气吞声了事。张建封则以此最后一次表明了对朝廷的忠贞。本文参考大风号大唐沙星日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nzyy/1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