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应酬多,排便不规律,体质偏弱等因素,导致肛周脓肿患者特别多,和痔疮一样,肛周脓肿是一个节日病,过节大吃大喝后发病多。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
肛周脓肿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肛周脓肿是怎么回事呢?肛周脓肿起因简单地说是因为细菌感染后化脓引起的。
肛周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肛门腺感染:肛门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呈漏斗状向上开口,易受损伤及细菌的侵入而引发感染。肛窦一旦感染后,会引起肛门腺感染化脓,炎症向肛周的间隙内扩散。因为肛周间隙抵御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于在这些间隙中扩散。
2、全身抵抗力下降:如糖尿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结核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肛周脓肿。
3、肛门局部刺激和损伤:如经常吃辣椒、喝酒等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肛管直肠局部充血,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发感染。另外,干硬的粪便擦伤肛管皮肤粘膜,腹泻患者的稀粪落在肛窦内导致肛门腺管阻塞,以及肛门直肠外伤或被随食物吞咽下的鸡、鸭、鱼骨刺伤肛管直肠等,均可导致肛门直肠周围发生感染而形成肛周脓肿。
解开误区及早治疗往往患者都陷入治疗误区,就是肛周感染,挂挂水,消消炎就好了,其实肛周一旦感染,就必须手术治疗,否则只能拖延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在临床中发现有些患者在门诊输液10余天不见疗效的,还想继续输液,避免手术,最后病情加重,原本位置低的脓肿变为位置深的,原本范围小的变为范围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愈合时间等。
肛周脓肿不能自愈,还会反反复复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较复杂,加上患者对手术有恐惧感,要求“保守治疗”,违背了外科“见脓就切”的原则,又因“消炎治疗”几天后,虽然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是脓肿壁增厚,内口暂时性闭合,容易引发脓肿向其他间隙发展,转变成复杂而难治性肛周脓肿及肛瘘。
该病多见于具有糖尿病、肿瘤、机体免疫功能极为低下的人群,以50-60岁的老年男性为多见。很多患者起初肛周脓肿的时因为疼痛及部位隐蔽羞于告诉家人,等病情加重后又会出现盲目治疗的情况,不但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温馨提醒:如有发现肛周脓肿的相关症状,医院就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友情提醒:如果您有任何胃肠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