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种病,它发病率高,严重时令人悲痛欲绝;它易引发多种疾病,比如贫血,肛周湿疹等,甚至会掩盖直肠癌的症状;它是一种难以启齿,很多人医院就诊,它就是痔疮。痔是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移位,以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出现坠胀、疼痛、出血或嵌顿等临床表现。痔的中文含义为肛门、肛管及直肠下端的突起。
体检时,很多人因为害羞觉得难为情而在“肛门检查”那一栏里写了放弃。殊不知“痔”与“癌”只是患者做不做指检那一念之间的差别。
许多人早期出血时,一直认为是痔疮出血,拖延了很久才来治疗。后来竟然查出是低位直肠癌晚期。如果能早点发现是直肠癌,及时治疗,可以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令人“难堪”的肛肠科三大检查(视诊、指诊、肛门镜)
医院肛肠科,这个自己不熟悉的场合“智商”会因此下降处于“稀里糊涂”的状态,可能要等到快开始检查了,才会发现事实有多“难堪”~
做检查时候就有疑问,为什么肛肠科医生检查时,要用手指捅人的肛门,搞得大家满脸黑线,初次就诊肛肠科的患者常会存在这样的疑惑,这是指诊不是捅肛门。
肛肠科三大检查:视诊、指诊、肛门镜!
一看:视诊
视诊,观察肛门口周围是否有病变。简单讲,就是看,从外观上看肛周有没有长东西,有没有异常附着物(如血迹、脓液、粘液等),皮肤颜色有没有改变,有没有裂口等情况。
外痔、肛周脓肿、肛裂、肛周湿疹等疾病,由于会在外观上引起改变,都可以通过视诊来初步判断。
二摸:指检
指诊,全称叫作“肛门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统计,国内约有80%的直肠癌是在指诊时发现的。
指诊是医生用手指在患者肛门内进行触摸,因为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靠性,可以及时发现肛门直肠的诸多早期病变;还可以了解直肠腔中是否有问题,有没有乳头瘤、息肉、硬性包块、感染灶等。
在肛门指检时,可触到的几种常见的肛管直肠病变的情况:
1.直肠癌:在肠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块,其表面可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往往染有脓血和粘液。
2.直肠息肉:可摸到质软而可推动的肿块,指套上常染有血迹。
3.内痔:一般内痔是柔软的,即使摸到也不能分辨其大小和多少,但如有血栓形成,则可摸到光滑的硬结。
4.肛瘘:可摸到索状物,有时在肛瘘内口可扪到小硬结或凹陷。一般来说,出现复发的几率是很低的,患者应该放心的尽早去接受手术为好,当然,还是那句老话,医院的肛肠专科医生,这样您的手术才会得到好的保障。
5.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在直肠内可摸到压痛性肿块,表面较光滑。其他间隙脓肿可用拇、食指作双指触诊检查,即食指放在直肠内,拇指放在肛周皮肤上,拇、食指触诊,可以发现肛管前深、后深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或肛周脓肿。
6、肛乳头瘤:可摸到质地中等而可推动的、长蒂肿物,指套干净。
三窥:肛门镜检
肛门镜,也是一项操作简单的检查,只需一分钟即可完成,被检查者不会有任何痛苦。
为什么要做肛门镜检查呢?它是对指诊的有效补充手段。指诊虽好,但只能排除肿瘤,却看不到痔疮。因为痔疮是软的,指诊时摸不到硬性包块,尤其当痔核不是很大的时候,很可能被忽略了。而通过肛门镜检查,可以看清痔核的大小、个数、黏膜的颜色等,对痔疮做出准确判断。
肛门镜什么样?
它是一个大约px长、呈喇叭口状的设备,从肛门进入肠道,观察肠道内是否有糜烂、出血点,黏膜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松弛,是否有隆起的痔核,是否有溃疡发生……
结语
很多人谈起肛肠疾病,就会表现的秘而不宣,毕竟这是个隐私的部位。大多数人等到再也无法忍受便血、疼痛、坠胀等症状的折磨时,才产生就医的念头,可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了解肛肠疾病的相关检查,做好心理建设,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