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术后为什么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呢

脸上白癜风 https://m-mip.39.net/man/mipso_6007551.html

肛肠病术后为什么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呢?

原因究竟是什么?

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1

肛门病术后疼痛的原因

①肛门有复杂而特殊的生理功能,周围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手术导致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释出,刺激肛门括约肌,使之不断收缩痉挛,产生疼痛。如内括约肌损伤或挂线后产生的痉挛痛。

②肛门手术多为开放性创面,术后创面暴露,外界异物刺激,引起疼痛。

③手术切口不规范致局部组织张力较高,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④术后创面引流不畅致局部感染,创面愈合缓慢。

⑤术后管理不到位,如肛门压迫止血纱布填充过多等。

⑥麻醉不满意或患者精神紧张,对肛肠手术的恐惧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使术后患者对疼痛十分敏感,即使轻轻触摸或震动都会顿时感到伤处剧痛难忍。

因此肛门病术后疼痛是由于生理因素及精神因素共同造成的。

#2

疼痛并发症

①疼痛导致尿潴留:由于肛肠术后麻醉药的影响再加上肛门局部的疼痛不适,会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必要时须导尿。

②疼痛导致便秘:肛门的疼痛,导致患者对排便产生恐惧。患者往往由于疼痛而中断排便,疼痛过后,宝贵的便意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复如此,直肠壶腹内集聚大量粪便。患者不但疼痛加重,而且又出现比疼痛还难受的下坠感,这种感觉使用止痛药根本于事无补。疼痛——粪嵌塞——肛门下坠——尿潴留,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前后夹击使人坐卧难安。

③疼痛导致延期愈合:疼痛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反复持续的肛门括约肌痉挛会导致肛门局部伤口引流不通畅和血液微循环差,供血不足。伤口缺血缺氧,肉芽水肿苍白不鲜红,导致延期愈合。

④疼痛导致免疫力下降:疼痛还会影响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同样,这也是影响切口愈合一个原因。

⑤疼痛导致增加心血管负担:手术后疼痛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脏负荷,这对于同时合并有循环系统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

#3

术后疼痛的处理

3.1

止痛药的使用

1

阿片类镇痛药

通过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及脑)的阿片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按其镇痛强度可分为弱阿片药和强阿片药。

弱阿片药:主要为曲马多,可用于轻、中度急性疼痛。

强阿片药:包括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氢吗啡酮等,主要用于术后中至重度疼痛治疗。强阿片药物镇痛作用强,且无“封顶”效应,其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使用时应遵循在不产生难以忍受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充分镇痛的原则,并注意加强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镇静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中呼吸抑制是最严重的ADR,而恶心呕吐是发生率较高的ADR。糖皮质激素、氟哌利多和5-HT3受体拮抗药(司琼类药物)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最有效的三种一线药物。

2

对乙酰氨基酚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前列腺素产生解热镇痛作用。单独应用对轻至中度疼痛有效,与阿片类或曲马多或NSAIDs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镇痛相加或协同效应。

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术后轻、中度疼痛,或中重度疼痛的多模式镇痛治疗。NSAIDs类药物均有封顶效应,不宜超量使用;此类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推荐两种联用;一种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更换为另一种。

4

局部麻醉药

常用于术后镇痛的局部麻醉药有: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一般多采用联合给药,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

5

患者自控镇痛

起效较快、无镇痛盲区、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可通过冲击剂量及时控制爆发痛,是目前术后镇痛最常用和最理想的方法,适用于术后中到重度疼痛。镇痛泵使用时间一般是48-72小时,如术后疼痛比较严重时,可根据患者需求做续泵方案,持续到第三天或者第四天。

注意监测患者呼吸,如出现恶心可予10mg胃复安肌注。

3.2

合理的手术术式

①对大部分肛门病术前指法扩肛具有显著术后镇痛作用,其机理是进一步缓解了因括约肌紧张痉挛所致的术后肛门部疼痛。

②对混合痔间断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等,发现术后疼痛减轻。说明是一种更符合肛门生理、解剖等因素及皮桥保留、痔核切除设计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术后镇痛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对肛瘘、肛周脓肿尽量保留皮肤及及括约肌也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

3.3

换药

早期疼痛:手术创伤造成。处理:态度和蔼、操作要轻柔细致;止痛药、药栓(吲哚美辛栓、普济痔疮栓)。

中期疼痛:注意检査创面有无感染、水肿、线结刺激。处理:药物湿敷,剪除线结、微波治疗。

后期疼痛:注意有无线结包埋、肛裂、溃疡面、感染。处理:可适当扩肛、肛内塞入药栓。

3.4

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1

便秘

鼓励病人早进食、多进食、多使用高纤维素食物以早期排便、排软便、消除疼痛恐惧心理。

2

水肿

早期高渗盐水湿敷、或硫酸镁湿敷,必要时行减压切口,中后期微波理疗。

3

切口感染

感染是产生炎性肿胀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感染应做到:①在肛肠后术前,必须作好术前准备(包括肠道无菌准备);②肛肠医师在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一丝不苟;③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早期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减轻术后疼痛。

4

创面愈合迟缓

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贫血、营养不良、肺结核、糖尿病、癌症等)使创口愈合所必须的胶原蛋白和新生血管化生成减少而影响及时愈合,应及时控制治疗。

3.5

对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

有部分病人对疼痛较为害怕,此时医护人员可适当告知病人术中、术后医生会采取很多办法止疼,术后疼痛时多安慰病人,及时给予止痛处理,不要让病人在疼痛中煎熬,要让病人处于轻或无痛中状态中,这样病人才不会产生恐惧感。

3.6

局部膏剂外用及中药熏洗、针灸

可局部使用膏药,如我院特有清凉膏、消炎膏等。排便后用我院自制制剂消肿洗剂中药坐浴熏洗,能有效减轻水肿及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于肛门病术后应用耳穴贴压和穴位贴敷缓解疼痛,疗效好,见效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nzxc/7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