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疮难为情不去治小心脱出后坏死感染

  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发病率很高,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痔疮的发病率占正常人群的51.6%,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至少有5人患有痔疮,所以说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那么到底什么是痔疮呢?

  所谓痔疮,就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脱出、疼痛、潮湿、瘙痒以及便秘等等。

  很多人得了痔疮会有顾虑,因为这个病部位隐私,觉得难为情,就不好意思去看大夫了。这是错误的,得了痔疮,如果不去及时就医,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视频请戳

痔疮的危害有哪些呢?

  第一是贫血。痔疮的主要症状是出血,长期便血,尤其是便血量大时,容易引起贫血,久而久之,会造成面色苍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晕厥、休克等。

  第二是脱出。痔疮的第二个临床表现是脱出,痔核较大时,排便时可脱出肛外,使肛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比较严重的脱出,不会自行还纳,甚至劳累、咳嗽就会脱出,难以送回肛门内,即形成“嵌顿痔”,更甚者可造成坏死、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很多病人出现这些问题,由于害怕出血或脱出,就会人为地抑制排便,从而诱发便秘,便秘加重,那么出血、脱出、疼痛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痔疮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可以引起其他肛肠疾病,例如肛乳头瘤、肛裂,便秘等等。对于女性患者,还容易引起妇科疾病;而老年患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意外。

  所以,痔疮对人体的危害真的是不容小觑。很多人都认为痔疮是小病,不重视,能拖就拖,能忍则忍,最终,小痔疮拖成了大痔核,便血、疼痛、瘙痒、脱出等一系列的症状也接踵而至。

  所以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如果得了痔疮,医院去就诊。如果大便时出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血,多数是由痔疮引起的。但是未必所有的出血都与痔疮有关,如肛裂、结直肠肿瘤、肠道炎症性疾病、肠道息肉、消化道出血也可以出血,要注意鉴别,高度重视,不要延误病性。

痔疮该如何治疗呢?

  并不是所有的痔疮都需要治疗。它的治疗原则是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痔疮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消除症状,而非“根治”。症状较轻的痔疮通过保守治疗如药物及物理疗法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对严重的出血或脱出的痔,或保守治疗效果差,那就得手术治疗了。

  保守治疗多采用外用洗剂、栓剂、膏剂及口服药物等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科就开发了十余种院内制剂,疗效确切,病人应用后反应特别好。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采用最恰当的手术方式,如:外剥内扎术、PPH术、套扎疗法等。

  说到手术,不得不提“疼痛”这个问题。许多朋友害怕去看痔疮,就是怕痔疮术后疼痛。其实,患者朋友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术后疼痛问题,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肛门疼痛。

  比如,术前:会为每一位患者做一个术前评估,做一个疼痛的评级。

  术中:尽可能为患者设计出微创方案,并采用多种方式,如直接安装止疼泵、或者用不同的配方在肛周注射长效止痛剂,通过皮下神经阻滞缓解疼痛,它的作用时间可持续7~20天。

  因此广大患者朋友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术后的肛门疼痛问题了。

最后呢,我们来聊一下痔疮的预防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从痔疮的根源上去预防。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容易诱发痔疮。如上厕所或下蹲时间过长;经常腹泻或便秘;长期饮酒或吃辛辣食品;长期站立或久坐等行为都容易引发痔疮;夏季里,芒果、榴莲、荔枝、龙眼等热性水果也易引发痔疮。针对这些病因,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些具体措施,来预防痔疮的发生。

  第一、预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排出的大便质软成形、不干不稀,排出顺畅,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如果大便秘结干硬,排出困难,可致肛门直肠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形成痔疮。

  第二、忌食辛辣刺激,少喝酒,特别是白酒。

  第三、避免久坐。久坐久蹲,可致血液循环减慢,,肛周血液回流障碍而导致痔疮。

  第四、坚持运动,每天适当散步或者跑步都是预防痔疮的很好的方法。

预防痔疮的小窍门

  1、临睡前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这样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肛门部血液循环。

  2、做提肛运动,早晚各1回,每回30次。这是一种内按摩的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升提中气。对于痔疮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专家简介

张相安

  主任医师,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直肠粘膜内脱垂、肛门湿疹、肛门瘙痒、肛门尖锐湿疣、结直肠炎等疾病。

  如果您还有问题需要咨询请联系肛肠病诊疗中心张相安主任,电话(同







































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
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gznz/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