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传统中医药疗法有哪些

1.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讲究冶病求本,审证求因为原则正如:“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对治疗便秘一证也应如此。总体说来治法有三:一为通下法,二为补虚法,三为通补兼施法。但都是围绕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之法,同时予以“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投药,反对滥用攻泻,以致伤气耗津。

2.针灸治疗

针灸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大肠蠕动增强,加速对粪便的推动作用,同时针灸对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增强了大肠液的分泌,有利于对粪便的润滑作用。

3.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来源于针灸的穴位持续留针法,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其机制是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物理性和生物性刺激而达到治疗作用。羊肠线对相关穴位的持续刺激可以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作用性,促进肠蠕动。

4.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

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刺激人体双足的反射区,产生神经反射,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发挥机体各组织潜在的原动力,从而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内分泌,加强新陈代谢,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通过刺激足部相应的胃肠反射区可增强胃肠蠕动,加快排泄。

专家介绍

辛世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辽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

辽宁中医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

全国名老中医田振国学术继承人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理事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秘书长

辽宁省医疗器械新产品注册专家审评会专家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中医药学会肛肠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

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手术主治: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出口梗阻型便秘、肛门瘙痒症等,学术特点:微创、保护肛门功能。

中医主治:功能性便秘、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结肠息肉、肠癌、胃肠功能紊乱等,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大便困难、肛门下坠等为主要症状的诊治。提倡中西医并重,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多手段、个体化调理和治疗。

周一、周三全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luel.com/gznz/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