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非药物疗法的实践与展望
江学良
文献来源: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年2月第7卷第1期
DOI:10./cma.j.issn.-..01.
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建议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使用。
主要内容
一、为何要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
目前已经有很多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生物制剂等,但是仍然有部分顽固性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有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制剂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有的药物如生物制剂等由于价格昂贵无法广泛应用。因此,还需要研究新的治疗药物或者方法。干细胞移植、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粪菌移植等非传统药物方法用于治疗部分顽固性炎症性肠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但哪些患者适合用、如何用、安全性如何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二、干细胞移植治疗
炎症性肠病最显著的病理表现为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依赖于肠黏膜干细胞转分化为成熟的肠上皮细胞,而肠黏膜干细胞多位于隐窝基底部,数量极少,炎症性肠病时,隐窝坏死导致原本极少的肠黏膜干细胞进一步减少,无法再生和分化出足够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修复损伤的黏膜。因此,补充干细胞并应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有一定潜能。1.干细胞治疗的途径与方法:传统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需要进行“清髓性”等处理,由于采用了大剂量的放/化疗作为预处理方案,使得移植过程存在很大风险,患者在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缓慢,移植物免疫抑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到患者在移植后的生存质量。将来的方向是采用非清髓法,治疗前后不用任何放疗或者化疗措施,直接将不需要配型,免疫原性极弱的干细胞移植给患者,具有安全、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2.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荟萃分析表明,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患者,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原位注射治疗后,61.3%可以达到瘘管愈合。不良反应方面,有的患者有轻度的肛周脓肿,但需入院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少见。在接受全身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40.5%的患者可以达到缓解,不良反应方面多为轻度输液反应、头痛、腹泻、味觉和嗅觉异常等,均为自限性反应,重度不良反应少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临床随机试验来验证。
3.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展望: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替代方法之一,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如患者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的最佳途径,采用哪种干细胞、哪种移植方法,如何改善肠道微环境使干细胞更好进行转分化,干细胞治疗后在机体内转分化过程和机制,治疗后疗效能持续多久等问题。通过合理利用干细胞类型、提高干细胞数量与质量、选择最有利的治疗途径、治疗前后给予各种干预措施改善肠道微环境以及提高干细胞定值及生存率等都是未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是指将粪便中的正常功能菌群,通过特殊方法分离后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而治病的方法。虽然粪菌移植的历史已经很久,但真正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