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年度优秀医师揭晓,10位优秀医师各有特色,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发挥着光和热,点亮自己,也温暖别人!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是事事冲到第一线。从医20年来,他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对待患者不分富贵贫贱、社会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的疾病放在第一位。骨科忙,手外医生更忙,病人不规律、不定时,尤其是饭点和夜间,来的全是急诊,医生每天都是急诊班,手术都比较精细,常常需要坐在显微镜下工作10多小时,术后并发症较多,每天都是随叫随到。他常说:每个岗位都得有人干,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患者肢体的成活和疾病的痊愈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他就是骨一科优秀医师赵同生。
刻苦专研,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毕业至今在医院骨科工作,医院、解放军显微外科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医院进修学习。他擅长四肢骨折创伤救治,断指(肢)再植及手指整形、游离皮瓣移植手术,能够熟练进行脊柱创伤、骨病以及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熟练应用椎间孔镜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其中断腕再植、断臂再植、断足再植、5指离断再植,股动脉断裂下肢缺血5小时后保肢成功均为济源市首例病例。获济源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一次。年获河南省骨伤专业比赛第三名。年和医院评为优秀。获济源市医学会年度专业委员会先进管理工作者。现任济源市骨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河南省骨科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显微外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小儿骨科委员;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足踝外科学组常委,河南省中医药疼痛学会常委等。近年来发表论文16篇,国家级11篇,省级5篇,北大核心1篇。
病人至上,尊重生命,敢于担当
多次收到患者的表扬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由外院转入一车祸病人,女,36岁。左侧股骨近端粉碎骨折伴股动静脉断裂,来时左下肢已经缺血5小时,在外院治疗后告知患者家属下肢缺血时间较长,保肢可能性不大,到哪都得截肢,硬要保肢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肌肉坏死、毒素吸收,肾功能衰竭死亡)。医院,家属见到赵医生时啥都没说就跪在地上哭泣。考虑到大肢体缺血时间越长危险越大,简单和家属交流后直接安排进手术室,直接开始手术,清创探查后见股动静脉完全断裂,暂不考虑骨折,争分多秒吻合血管进行左下肢通血,入院近1小时后血管接通了,左下肢颜色红润了,由于左下肢肌肉缺血时间长,出现了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直接行切开减压。医院尚不能透析,24小时出入量都是赵医生亲自记录,3天3夜没有回家,监测肾功能,经过1周抢救患者肢体保住了。后来二期行骨折固定。现患者能正常生活。想想当时入院不马上安排手术,等待家属办住院手续和家属沟通并发症可能会耽误更长时间,保住肢体可能性更小了。事后问赵医生:你就没有考虑过保肢后如果出现肾功能衰竭死亡后果怎么办?他说:病情危重,不能因为我的犹豫遗憾一辈子。现在患者、家属每年都会发短信祝福,患者及家医院都要来见一下赵医生问候一下。作为医务人员,早起晚归、加班加点是常态。由于搞显微外科,经常一台手术在显微镜下长时间低头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积劳成疾,去年发现颈椎病,颈椎间盘巨大突出,还好四肢尚未出现症状。经过他自己调理,功能锻炼,症状好转后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女儿上初中后,不能按时接送,没有办法送至姥姥家住了。去年冬天,肛周脓肿突发,疼痛难忍,坚持把病人手术做完后已是下午7点多,直接躺倒手术台上被做了一台肛肠科手术,休息三天后又走到了工作岗位。
工作严谨,待人热情,敢于创新
从医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他从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他率先开展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绿色通道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后先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治疗缓解疼痛,无明显禁忌症48小时内安排手术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尽可能24小时内完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率先提出医护康一体化管理、无痛病房管理、骨科快速康复新理念。工作之余,学习多模式镇痛技术,针刀技术、中医正骨技术,引进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给众多不需要手术、不能手术的患者带来福音。他多次获得科室优秀工作者。
责任心强,坚守医者本色
作为一名主任医师,他仍然坚持一线值班,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自己亲自书写病历,年主管归档病例个,疑难危重病人6人,参加手术台,三级手术43台,四级手术23台。他用二十多年的坚守全心全意地诠释着每一个角色,用朴实的行动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医生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