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注意了,
胃癌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我国是胃癌大国,发病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发病人数占据全世界胃癌患者的40%以上。在胃癌的发病人群中,50-80岁是胃癌的发病高峰,因此长期以来,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胃癌只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年轻人没必要放在心上。(ps:这种想法实在是要不得)
病例敲响警钟
青年人得胃癌为何反而更凶险?
专家表示,青年人胃癌以胃窦部及胃体部肿瘤较多见,其病理特点是病程短、进展快、转移早、预后不佳,“而且年龄越小,病程越短!”临床上短的仅半年就去世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确诊之时已有转移且较广泛。
年人胃癌为何更“凶险”,专家分析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年人胃癌容易误诊,其中为多见的是误诊为溃疡病,其次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也有误诊为幽门不全梗阻,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时机。这一方面因为青年人胃癌常以上腹痛和消化道出血为多,故易误诊为胃溃疡;另一方面青年人胃癌早期症状常常比较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易与一般消化系统疾病相混淆。
早期症状怎么发现呢?
半数患者无症状,定期胃镜筛查有效
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仅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隐痛、轻微饱胀、恶心、嗳气等。对于无症状或仅有食欲不佳等非特征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早期胃癌,更是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发现。
专家指出,对胃癌高危人群定期胃镜等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所谓高危人群,是指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等癌前病变的人群,长期酗酒吸烟以及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等。
注意胃癌前期有哪些信号呢?上腹部疼痛、不适
胃癌早期与消化不良的症状相似,腹痛较轻微,没有规律性,进食后也不能够缓解。但随着病情加重,腹痛开始频发加重。此外,如果是胃窦上肿瘤,则疼痛有规律性,进食或服药后可明显缓解。
1
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
进食不久后就出现饱腹感,有时还会伴有嗳气,这种莫名的食欲减退会让患者即使遇上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甚至后来升级为厌食。
2
消瘦乏力
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也因此会导致其它机体正常组织无法获得营养,从而直观表现为明显的消瘦。
3
固定包块
个别胃癌早期患者,在上腹部偏右的位置,可以摸到固定的包块,一般质地会比较硬,且不光滑,按压时会出现疼痛感。
4
恶心、反酸及呕吐
消化道疾病也会有这些症状,只不过胃癌患者则更为明显。如果胃部肿瘤在幽门部位时,恶心会频繁出现,若肿瘤长在胃出口部位,则会发出酸臭或臭鸡蛋味,呕吐也会随之出现,且多为宿食和胃液。
5
呕血及黑便
早期之后,随着肿瘤的生长,会破坏胃内的小血管,因此会有大便潜血的症状表现,但如果侵犯的血管较大,则往上会引发呕血,往下则会出现黑便,如柏油状。
6
我院胃肠专科特聘专家简介彭旗副主任医师彭旗,副主任医师,中国巜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制定者之一;国家级中医师承弟子,四川省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中国便秘联谊会,副秘书长;四川省老年医学会结肠癌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委员。泸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会委员。医院担任科主任10余年,近6万例无痛胃肠镜操作与管理经验。擅长胃肠道肿瘤、息肉及粘膜病变,复杂性肛周脓肿、复杂性肛瘘,重症混合痔,坏死性筋膜炎、肛周藏毛窦、小儿先天性肛周畸形病、直肠阴道瘘、慢性顽固性便秘(结肠瘫痪症)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是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难治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复合性胃十二指肠溃疡、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国首创“经内镜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内镜重胃肠微生态平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省内外患者慕名前来就医,深受患者好评!
咨询
扫一扫